Reader晚安,你好: 近日巴西總統魯拉訪問中國大陸,雙方可能會談到興建新的「兩洋鐵路」。這個消息讓我想起,十年前曾經風風火火的「一帶一路」。 所謂兩洋鐵路,顧名思義指的是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,透過一條橫跨巴西東西邊界的新鐵路,連接中國大陸在秘魯境內建設的重點轉運站-錢凱港(Chancay),可以大大加速巴西礦產、農牧業產品向太平洋市場出口的速度,相信也十分有助於巴西整個西部內陸邊境的開發。 這並不是新的構想,早在1960年代,當時拉丁美洲各國領導人就曾經設想過以兩洋鐵路橫跨整個南美洲,但是技術和資金通通面臨阻礙,以至於成為空談;直到2014年,中國大陸再次提出類似構想,並且逐漸修改為目前討論的版本。但巴西內閣部長也坦言,兩洋鐵路是一個長度超過4,000公里的超級建設,即使順利展開,預料最快也將耗時8至10年才能完成,所以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看到成果。 這個建設從預算、長度到工期,每個數字都是天文數字,對大多數人而言,看起來都是遠在天邊,遙遙無期。不過這則新聞也讓我想起我在2016年開始研究一帶一路時,曾經設想過的計畫:當時我收到指令,要研究一帶一路對台灣的影響,以及對整個中歐貿易的改變。我發想,如果走「一帶」路線,進行一次實地採訪,或許可搭乘運輸列車從鄭州或西安出發,從新疆進入哈薩克,再到俄羅斯,然後陸續經過波蘭、德國、法國,最遠可到西班牙,最長的路線,前後為期接近一個月。 從中國大陸搭火車到歐洲,最遠到西班牙!我心想,我的老天,要是能夠得到採訪機會,搭著這樣一趟列車,簡直可以讓攝影把行程拍成紀錄片,然後紀錄列車沿途裝卸了哪些貨物,在哪裡停靠多久,文字紀實肯定也非常精彩。於是我把實地採訪規劃在大題目會議上盡可能詳細報告,離奇的是,長官聽了我這種近乎「西遊記」式的初步發想,竟然也沒反對,他只說了一句:「路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,安全第一」,然後又補充說:「這個計畫能不能成行,要得到你老婆同意」。 跟我太太報告完,被她臭罵一晚上。 想想也是合理,如果她下班後還要一打二、顧孩長達一個月時間,反觀老公正在「一路向西」,坐在火車上享清福,要她不崩潰也難吧! 再次想不到的是,經過實際探詢,這趟行程完全無法實現。 原來,從鄭州、西安出發的一帶一路專列,除了車頭以外,每節都只有搭載一個貨櫃的車板,根本沒有設置客運車廂,也就沒有位子可坐。我只好另外想辦法執行採訪。 如果巴西能成功興建兩洋鐵路,我猜測,這條路線應該有很高的觀光價值,我期待這個路線能夠成真。 |
17年媒體經驗,因公被控告1次,在香港、新加坡獲頒財經新聞獎11次,發表文章逾1,200篇,編輯文章將近3,000篇。
Reader晚安,你好: 朋友晚上傳給我「台灣IPO與ETF募集亂象」網頁的時候,我知道這件事已經爆炸了,很難善了。 近日媒體陸續報導,投信新發行的ETF在上市前申購階段,各大券商就把「額度」下放到各據點的第一線員工,要求大家必須找到客戶認購,或是半強迫員工得自己掏錢認購,把額度湊滿;以往的銷售獎勵機制,在川普造成金融市場人心動盪之際,變本加厲、成為「責任制」,金融業員工找不到客戶「請以火力支援我」,就莫名得拿出大筆資金幫總公司捧場。根據該檢舉網頁踢爆,有券商員工被指派須「負責」高達700萬元的額度。 我有700萬閒錢可以隨時動用的話,我還需要去上班嗎...我暗忖,這完全不合理呀! 事件壓力沈重,引爆金融業基層怒火快速延燒。根據中央社報導,目前已有10家券商、9家投信、1家銀行員工向金管會、勞動部檢舉,金管會將盡快向券商公會查詢事件經過。...
Reader晚安,你好: 今天我代班主持NEWS98的世界一把抓,趁著人生第一次主持廣播電台直播的機會,邀請三商家購董事總經理邱光隆Piper和聽眾分享他們在數位轉型上的觀察和進展。論影響力,全聯當然觸及更多消費者,但是在各都市眾多社區的巷弄裡,美廉社一步一腳印地巧妙卡位,它們是超商、超市、量販以外的通路,美廉社的經營哲學和品牌思維,我一直很好奇。 在這次對話中,我認為至少有這幾個重點值得寫下來,分享給你。 第一,就是電子價卡。美廉社近年最大的策略投資,就是去年宣布全面導入電子價卡。我們去日本觀光時,多半會到超市、百貨購物,其實日本都會區的零售通路店面,絕大多數已經導入電子價卡,成為台灣人熟悉的場面。美廉社店內有近四千種品項,每班只有一位店員,要讓這位店員一口氣更換所有標籤,大概是不可能的任務。而且以往從決定售價、列印標籤到全面更換貨價標籤,大概需要4天時間,導入電子價卡後,只要確保店內WIFI訊號收發一切正常,就大大節省這段前置作業時間,調整售價更精簡。...
Reader晚安,你好: 河道上,網友陸續提到世界級詐欺犯荷姆斯(Elizabeth Holmes)夫婿Bill Evans,準備創業開一家血液檢測公司,而且已經向早期投資人籌募數百萬美元。 這個消息簡直讓我驚呆!我心想,這是什麼黑色幽默嗎?難道會有人再相信這家人嗎!?有哪個富豪打算讓自己被騙第二次嗎? 將近十年前,華爾街日報記者John Carreyrou收到爆料,並開始調查荷姆斯知名的血液檢測新創Theranos,他頂住巨大壓力撰寫的數篇報導,令官方展開查核,令投資人退卻,令Theranos聲譽暴跌,最終令荷姆斯本人被判刑11.5年。荷姆斯已經在2023年入獄。 這段故事因為被寫成「惡血」一書,並且大為暢銷,許多人耳熟能詳。我也讀了惡血,但我不知道,荷姆斯後來跟別人結婚這件事。 在荷姆斯創業、經營Theranos的大部分時間裡,她都跟該公司總裁兼營運長巴瓦尼(Sunny Balwani)維持一段祕密戀情,這是惡血書中多次著墨的情節;正因為兩人於公於私都密不可分,而且很可能跟公司存在管理上的利益衝突,最後巴瓦尼被判刑比荷姆斯還重,現在也正在服刑之中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