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事過猶不及都不好,配息也是


Reader晚安,你好:

提示投資人他們或許可以拿到更多現金股息,或者繳更少稅(如果公司傾盡所有實施庫藏股的話,賣掉大漲的台股,是完全不用繳稅的),這些優惠雖然巨大,但遠在天邊,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無感,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理解,也沒興趣挑戰經營者的決策,反正每年有現金進帳,殖利率高於定存,這樣就夠了。

許久以前,資誠張明輝所長就曾經點出這種現象。我曾經在PODCAST訪問過張所長,受益良多。張明輝曾直指,「華人的儲蓄文化」,加上CEO的薪酬制度並未與績效掛勾,經營者又存在保守心態,使得台灣公司負債比偏低,「只求穩健安全,少了擴張的企圖心」。還有「明明是沒有把錢做充分利用,卻被說經營良好,這都是笑話」

我非常同意這番評論,我認為,很多時候,這種保守心態源自於台灣廠商多半做代工,經營策略不需要多麼「出頭」,只需要比同業快、便宜、多樣就好,所以常常無須主動擴張。

現在許多台商面臨的兩難,就是二代接班問題,通常二代若願意回到家族企業接棒,他們往往較創業第一代來得進取,策略更加多變、靈活,但整個體制能否接納、跟上新主事者的做法?可能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磨合。

張明輝所長的幾本著作,都相當暢銷,也都是淺顯易懂,可以把會計觀念說得如此生動者,「大會計師」之名真是當之無愧。當初張明輝所長提出來與台商對比的其中一個例子,我認為仍有再次提出的價值,那就是波音。

張明輝所長提到,波音以其強大獲利能力,及超高的市占率,在疫情爆發前的數年不斷以低利率借貸,相關款項既支付現金股利,又持續買回庫藏股,股東的報酬盆滿缽滿,個個是讚不絕口,導致波音負債比一度高達99.7%。但疫情爆發之際,也是波音飛安問題浮現的多事之秋,波音差點就支撐不住。因此,傾盡所有、甚至不斷借貸,並將款項拿來配息和庫藏股,似乎將公司策略太過於財務導向,顯得經營者只想一味討好股東,固然CEO績效應該與財務績效掛帥,但如此進取,背後是犧牲安全可靠性,令產品品質出了大漏洞,導致股價接連暴跌,波音品牌價值雪崩,到頭來,這種做法根本也不是公司之福。

周岐原

17年媒體經驗,因公被控告1次,在香港、新加坡獲頒財經新聞獎11次,發表文章逾1,200篇,編輯文章將近3,000篇。

Read more from 周岐原

Reader晚安,你好: 「照你說的,ETF只有好沒有壞囉?」前陣子,一位新朋友這麼問我。他聽我說完自己的投資方法,而且我從2016年開始就這麼做,讓他十分好奇,難道ETF是一種只賺不賠的工具嗎?投資ETF的風險會是什麼?我立刻回答,這決不是保證獲利的商品,如果有任何一種商品能「保底」,那必定是詐騙。 我解釋,我做的是指數投資,ETF只是實踐指數投資這種方法的工具,如果有其他工具也能達成這個目標,我樂於採用,(但應該很難有其他種工具);如果想學習指數投資,應該要把握幾個原則:長期持有費用盡可能便宜的ETF,該ETF的標的應盡量分散,且建立適合自己的股債資產配置,無須人云亦云。 至於風險,我說指數投資就是取得盡可能貼近市場的報酬,因此其承受的風險,就是相當於市場下跌帶來的負報酬風險,更精確的說,是在自己退休時正好遇到市場大跌的風險。如果這個風險出現,也許你可以減少提領,也許你可以晚一點退休,總之還是有可能賠錢,並非什麼只有好沒有壞的標的。但光是這樣,相信已經打敗99%金融商品了。 話雖如此,日前在錄影時,我卻學到了許多概念異想天開的ETF。...

Reader晚安,你好: 你會想:開玩笑吧,怎麼可能有人不知道自己持有比特幣,餘額又不是繼承來的!但還真的有,只是,他們是間接持有,投資人自己很可能不知情。 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 原來,今天的彭博報導指出,Vanguard(被譯為領航集團,或者先鋒集團,就是VT等「V字輩」ETF的發行商)透過許多檔旗下商品,已經持股Strategy這家公司2千萬股以上、約8%股權,而且隨著被動買盤進展,今年第四季預料就會成為第一大股東;VTI、VXF等ETF的投資人,正是在這種情況下,被動持有了Strategy的股票,無論你喜不喜歡比特幣。 有趣的是,Vanguard本身立場是拒絕加密貨幣的一方,該公司認為加密貨幣的本質「是投機的」,所以不打算推出加密貨幣相關商品,盡管市場上對比特幣ETF正趨之若騖。...

Reader晚安,你好: 過去半年,港股的IPO交易出現疫情爆發後久違的火熱景象,42家企業登上港交所,合計籌資1,067億港幣。這個現象從何而來?我相信是北京政府有意為之;無論如何,有好幾家重量級新股紛紛登陸港股,使得港股市場一時間熱鬧非凡。 首屈一指的新股當然是的寧德時代,它以A+H架構上市,單是寧德時代一家就籌資410億港幣,幾乎是全體籌資金額的4成之多;它讓港股終於有了跟比亞迪同樣正宗的電動車龍頭股,因此格外受到資金追捧:以往H股大多比A股便宜,但是寧德時代掛牌以後,反而是H股第一天即比A股溢價7%,而且溢價幅度甚至曾經擴大到19%之多,顯示境外資金對這種電動車巨頭的青睞。幾個月前,我剛好接受香港輝立證券分析師的訪談,期間分析師唯一詢問我看法的個股就是寧德時代,讓我充分感受到港股股民對其的注目。其實港股本就是一個高度有利大型股的市場,這次寧德時代掛牌,只是再次突顯這個特色而已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