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台幣:在兩個央行出招以後


Reader晚安,你好:

新台幣匯率暫時在30.3來到一個新的均衡點。後市如何,我只能稍微整理已知的兩個動態,為感知可能的方向做個墊腳石。

一,聯準會沒有降息

雖然川普望穿秋水,喊破了喉嚨,只差沒把幾個特定字眼醮出來,但鮑爾還是宣布不降息,基準利率維持在4.25%至4.50%。單純看利率,當美國和台灣利差若是縮小,例如美元降息、新台幣不動,這通常會降低美元相對於新台幣的吸引力,從而使新台幣升值,反之亦然。

數據顯示,台灣和美國的利差,屬於幾乎十年來最大區間,可見央行近兩年做的是阻升。當然,利率不是唯一主導匯率的變數,我們還得考慮包括貿易情況、市場情緒(甚至是總裁說的「禿鷹」),但我主觀認為,台美利差變化還是影響新台幣的重要力量。

二,人民銀行降息降準

聯準會行動前一天,人民銀行先宣布降息、降準,這番動作,接下來人民幣應將貶值。在人民幣這個超重量級的物體旁邊,新台幣當然會受到它的引力影響,這也是我先前感覺,新台幣應該沒辦法獨自走升的主因;中國大陸經濟表現乏力,如果此時還讓人民幣升值,那不是更加重其出口的難度嗎?

綜合考量,兩個央行出招後新台幣的情況,我猜測,從33.196開始爆升的新台幣,也許會在這裡休息一陣子,等待新的市場預期出現。

周岐原

17年媒體經驗,因公被控告1次,在香港、新加坡獲頒財經新聞獎11次,發表文章逾1,200篇,編輯文章將近3,000篇。

Read more from 周岐原

Reader晚安,你好: 金融業發行新商品,變相壓迫員工認購,以達成公司目標的「配額度」爭議,仍然持續延燒。這個新聞,也讓我想起台灣金融業財富管理業務長期以來的奇特現象。 這個現象是:理專業績是以客戶下單額度計算,這使得銀行業的理專長期以來,都建議客戶頻繁交易,因為只有客戶不斷「轉單」,買完這筆,然後贖回,再拿去買下一筆,這樣才能讓理專的業績持續達標。至於客戶有沒有因為這筆交易而賺錢,或者有沒有因為這一系列頻繁操作而賺錢,很抱歉,這不是公司考核的績效指標,所以理專也不會關心,賺錢與否,是客戶自己的事。畢竟,金融商品廣告不是常常聽到用2倍速播放的「投資一定有風險,投資商品有賺有賠,進場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...」這段話嗎?...

Reader晚安,你好: 朋友晚上傳給我「台灣IPO與ETF募集亂象」網頁的時候,我知道這件事已經爆炸了,很難善了。 近日媒體陸續報導,投信新發行的ETF在上市前申購階段,各大券商就把「額度」下放到各據點的第一線員工,要求大家必須找到客戶認購,或是半強迫員工得自己掏錢認購,把額度湊滿;以往的銷售獎勵機制,在川普造成金融市場人心動盪之際,變本加厲、成為「責任制」,金融業員工找不到客戶「請以火力支援我」,就莫名得拿出大筆資金幫總公司捧場。根據該檢舉網頁踢爆,有券商員工被指派須「負責」高達700萬元的額度。 我有700萬閒錢可以隨時動用的話,我還需要去上班嗎...我暗忖,這完全不合理呀! 事件壓力沈重,引爆金融業基層怒火快速延燒。根據中央社報導,目前已有10家券商、9家投信、1家銀行員工向金管會、勞動部檢舉,金管會將盡快向券商公會查詢事件經過。...

Reader晚安,你好: 今天我代班主持NEWS98的世界一把抓,趁著人生第一次主持廣播電台直播的機會,邀請三商家購董事總經理邱光隆Piper和聽眾分享他們在數位轉型上的觀察和進展。論影響力,全聯當然觸及更多消費者,但是在各都市眾多社區的巷弄裡,美廉社一步一腳印地巧妙卡位,它們是超商、超市、量販以外的通路,美廉社的經營哲學和品牌思維,我一直很好奇。 在這次對話中,我認為至少有這幾個重點值得寫下來,分享給你。 第一,就是電子價卡。美廉社近年最大的策略投資,就是去年宣布全面導入電子價卡。我們去日本觀光時,多半會到超市、百貨購物,其實日本都會區的零售通路店面,絕大多數已經導入電子價卡,成為台灣人熟悉的場面。美廉社店內有近四千種品項,每班只有一位店員,要讓這位店員一口氣更換所有標籤,大概是不可能的任務。而且以往從決定售價、列印標籤到全面更換貨價標籤,大概需要4天時間,導入電子價卡後,只要確保店內WIFI訊號收發一切正常,就大大節省這段前置作業時間,調整售價更精簡。...